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 正文

青海平安:党建+生态 乡村美起来|每日快看

时间 :2023-04-25 16:49:16   来源 : 光明日报客户端


(资料图片)

“绿水青山的沙沟乡,远近着名字那么响亮。人勤地美的牛羊壮,像山洼洼里落下的凤凰。绿油油的麦田冬油菜黄,香气儿飘到了天上……各民族团结的好地方,互帮互助日子儿越过着越旺!”一大早,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沙沟乡侯家庄村,党员群众已经忙碌开来,村党支部书记裴延成哼着小调指挥着大家在房前屋后栽植刚运来的上千株玫瑰花苗。

近年来,平安区坚持走好“党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打好生态牌,走好创新路”为目标,多力齐发,持续改善提升生态质量,使美丽乡村再换新颜。按照“先净、后美、边整治边巩固、再提档升级”的工作思路,动员群众开展“十乱”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乱堆乱放等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村庄面貌得到显著改观,全乡群众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并逐渐主动参与家乡的环境整治,为共同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打下了基础。

据统计,目前沙沟乡美丽乡村、危旧房改造、村庄亮化和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天然气覆盖率达70%,已完成新一轮卫生厕所改造,示范打造620户电暖炕,55户智能马桶,65户光伏发电户等。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促进了河道水质和空气质量的提升,有效改善了乡村环境基础条件。

“曾经黄土满天飞、污水纵横流的现象彻底消失,我们实现了天然气采暖,用上了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节能减排电暖炕和智能马桶,农村居民过上了和城市一样的生活。”平安区沙沟乡沙沟村党支部书记星生明感慨。

2022年竣工投入使用,投资1.93 亿元的牙扎水库,也为平安区的生态提升工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除了满足下游生态基流和干沟水库蓄水量外,向下游供水637.5万平方米,解决沙沟乡及下游9821 亩水浇地补水和新增“旱”变“水”问题,解决了1.27万亩农业灌溉问题,1.86 万人和 3.65 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

平安区“植绿护绿、增绿爱绿”的氛围也日益浓厚。连日来,干部职工、教师学生、党员群众积极参加到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今年春秋两季,平安区共出动12万人(次)按计划植树110万株,十天时间6万人(次)计划完成植树55万株,栽植青海云杉、油松、山杏、丁香等新栽面积达266.7公顷,补植补栽646.7公顷。

据了解,平安区已连续6年高标准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累计完成国土绿化65万亩,义务植树造林64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2.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09%,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让村庄保持洁净美观,我们将村里的游园、广场等公共区域划分片区承包给党员干部,让党员干部当好环境卫生、绿化管护的带头人和监督人,做到了职责清、任务明。”平安区古城乡山城村党支部书记李贵生说。

如今,走进海东市平安区的村庄巷道,一幅“春来花香四溢,夏有麦浪起伏、秋到丰收笑忙,冬至雪花飞舞”的美景如诗如画,徐徐展开……(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雯静、万玛加通讯员祝美甲)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