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 正文

后北岸时节[立冬]

时间 :2023-08-06 14:14:22   来源 : 个人图书馆-新用户668878ec

【立冬】

十月初六


(资料图)

1975-11-08

深秋的河岸 曹英義作于1970年代中期

布票已经攒够了,母亲早早就开始盘算一家三口的冬衣。

她没事老去前北岸的那家布店“嚼(xia)老空”,和柜台里的营业员混得很熟,熟人的好处是可以买到“零头布角落”——整匹布卖到最后,总会剩下些零碎,这样的剩余不够成人的尺寸,有时却够做童装,价钱当然要便宜得多——母亲过日脚向来精打细算。

阿恺长得快,小棉袄已经接过一次,不能再接了,得做一件新的;父亲需要一件棉背心,护住前胸后背,这样写字画图时穿件头绳衫就可以挥笔自如了;而她自己,只需添一件棉袄罩衫。这点活,请裁缝上门来就有点不值当。母亲算计后,就借了一本《工农兵服装》的裁剪书,研究了好几天。

礼拜天吃过早饭,母亲就把百灵台收拾干净,摆上竹尺、皮尺、铅笔、划粉、大小剪刀,在桌子上开始裁剪忙活。她拿着一叠旧报纸,在上面划来画去,再依照纸片剪成大小衣片……

下午,母亲跟邻居家借来了一部蝴蝶牌洋机,开始缝纫,踏板一踩,铿锵的转轮节奏就响遍楼内。有时候踏歪了一点线,母亲就用一把很旧的张小泉剪刀把线脚一一挑开,再重新踏线。母亲一直就是这样,做事情很“了(le)的”(挑剔)。

夜很深了,阿恺困极了……朦胧中他睁开眼,母亲还在昏黄的台灯下锁纽扣眼,密密麻麻的针脚,一圈一圈地细细缝着……阿恺又闭上眼睛,心里却很开心——明天就可以穿新棉袄了!

我奋力游向记忆的彼岸

童年的行李散落一地

塑料凉鞋、动物饼干、军棋和五角星

在一九七五年的地图上浮起

溺水的人顺流而下

早已筋疲力尽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X 关闭